如何評價奧迪雙鉆的迷你四驅車?
——————寫在前面———————
本文是從模型的角度評價奧迪雙鉆的四驅車產品,并非回憶童年。此外,雙鉆在1998年前生產的迷你四驅車除了盜版青島社的那幾款以外,都屬于田宮授權下的產品,不能算奧迪雙鉆自己的東西,所以文中不會出現《四驅小子》、《四驅兄弟》、《旋風賽車手》等漫畫和動畫中出現過的車款。
首先明確幾點
迷你四驅車是一種入門級競技模型(如有不服,請去打田宮老爺子的臉),迷你四驅車的賽事也是國家體委所承認認可的車模比賽。當然,非要當成電動玩具車來玩也不是不可以。奧迪雙鉆并非山寨,更不是盜版,而是合法的田宮授權(還不服的請去論壇求真相),合作關系至少從1993年奧迪雙鉆創立起直到1998年結束。
奧迪雙鉆的四驅車確實存在過侵權,但那不是主要的。
迷你四驅(迷你四驅車、四驅車、軌道車),(日語:ミニ四駆;英語:Mini 4WD)是由日本田宮模型公司生產,非無線遙控的1/32比例可動賽車模型。迷你四驅使用兩枚AA型干電池及FA-130型電動機作四輪驅動,能于設有墻壁導航的賽道上進行比賽。
迷你四驅車誕生至今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比賽風格也已經基本定型,田宮的比賽稱為田宮例,也稱技術道,賽道中有馬鞍,跳臺,好漢坡等設置,車輛需要爬上爬下跳來跳去,比賽中出現翻車,飛車,竄道,逆行一律取消成績。
這是田宮的場地:
奧迪雙鉆最初引進田宮的四驅車的時候,比賽風格也是和田宮一樣的。不過后來雙鉆逐漸走上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競速,簡單地說就是比快,但絕對不是電池和馬達的比拼。
這是雙鉆的場地:
90年代初期國內奧迪雙鉆正式引進田宮的迷你四驅車技術,奧迪雙鉆于1993年正式成立,并在田宮的合作授權之下開始生產四驅車產品。所以,說雙鉆是盜版的小伙伴們,你們真的明白盜版的法律內涵嗎?雙鉆的早期產品全都是以田宮的標準制造生產,質量自然也是向田宮看齊,但是售價要遠低于田宮,大概是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吧。這樣一來,在那個物質生活還很不發達的九十年代,物美價廉毫無疑問成為了雙鉆四驅車在國內得以大范圍推廣的重要因素(不過雙鉆的改裝件還是貴的一比)。并且作為一種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四驅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也同時對模型類產品在國內的推廣普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與田宮不同的是,在迷你四驅車產品上奧迪雙鉆并沒有一味跟隨田宮,而是開創了自己的一種風格,即所謂的“奧迪雙鉆競速賽”。田宮規則下的四驅車賽事并不追求極限速度,田宮不允許對馬達的改造行為,也沒有推出很暴力的馬達升級件,此外,如今的田宮技術道場地存在各種馬鞍、跳臺等也限制了賽車的速度,其宗旨就是攻克所有障礙并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完成比賽。而雙鉆則不同,雙鉆的四驅車追求的就是極限速度,賽道中沒有跳臺、馬鞍這類“復雜的路況”。大家尤其可以從田宮與雙鉆的輪胎改裝件和馬達改裝件以及車身護架上看出兩者迥然不同的風格,特別是車身護架的出現,被很多玩家視為“奧迪競速流”正式誕生的分水嶺。馬達方面,雙鉆不但推出了各種暴力的成品馬達,而且還推出了各種漆包線,轉子,磁鋼,馬達外殼,電刷等馬達升級件。另外千萬不要以為競速就是拼馬達拼電池,車輪的同心度,傳動的順滑度和精度,車身的剛性,導輪的角度,馬達轉子的繞法等對賽車的行駛特性都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 總之雙鉆的風格就是為了追求極限速度。打個可能不恰當的比方,田宮例可以視為WRC,奧迪雙鉆競速可以視為DRAG RACE。
2000年左右是國內四驅車最火的時期,那段時間《四驅兄弟》的熱播極大地促進了四驅車的銷售,但是實際上,那個時期奧迪雙鉆基本不生產四驅兄弟系列的四驅車,而是以夢之隊系列為主。同期帶有雙鉆商標的四驅兄弟系列的四驅車基本都是由奧達,也就是奧迪雙鉆當時的代工廠所生產,雙鉆的商標是奧達從奧迪雙鉆手上獲得,并有償授權使用的。比如下圖這種包裝的四驅兄弟系列從法律上來說并非奧迪雙鉆的產品,而是屬于奧達的。大家可以看到在雙鉆的商標下有“商標有償授權使用”的字樣,這是識別是否為奧迪雙鉆出品的標識。
其實奧達的四驅兄弟系列產品其實在初期還是有著比較不錯的質量的,模具也是奧迪雙鉆給的,但是后來質量是越來越差,反正我是忍不了后來那種質量,板件表面坑坑洼洼,輪轂放久了會自己開裂什么的。另外奧達的四驅兄弟系列中所有的TZ底盤和SX底盤全部都被分別替換成了LZ底盤和LW底盤,LZ底盤是雙鉆自己從田宮的TZ底盤修改而來,而LW底盤則同樣是由田宮的SX底盤修改而來,前者的修改幾乎被玩家公認是極其失敗之作,而后者的修改僅僅是稍微改了下外形,有人說比原版的SX更帥,審美這種事見仁見智吧,我個人是對此無所謂。
既然說到了雙鉆對底盤的修改,那就展開講一下雙鉆的原創之路吧,其實不能完全算原創,不過原創的部分還是占多數的。在與田宮合作時期(1993~1998),奧迪雙鉆的車型幾乎全部都是田宮的已有車型,只有改裝件有自己的東西,然后1998年出現了幾款盜版青島社的高智能方程式系列和《回到未來》系列,這幾款車使用的都是LS底盤,順便一說,盜版青島社的這款LS底盤真心是一款優秀的底盤,之后早期夢之隊系列中的鬼面就使用了這款底盤。 雙鉆正式開始原創始于夢之隊系列,與田宮的決裂也由此開始。1999年夢之隊推出的第一款車配備的正是LW底盤,前面已經提到這款LW底盤是由田宮SX底盤修改而來,而據收藏玩家所說,田宮與雙鉆中斷合作關系正是源于1998年雙鉆擅自修改SX的模具,這件事惹怒了田宮,于是這一年雙鉆就和田宮掰了。
夢之隊系列的車殼設計基本都走科幻,低矮的風格。這些設計有的是完全原創的。
比如黑客
妖姬
必殺
汗血寶馬
有的是從田宮已有車型上修改而來,修改幅度或大或小。
比如異形
異形的原型車是這款田宮的Z9
旋風刀
原型車是田宮的無痕劍
有的則完全照搬,比如科索沃戰車直接照搬田宮的海王魔杖,只有顏色和貼紙不同。
大力神則是直接照搬了田宮的雷鷹,同樣只修改了顏色和貼紙
但是不管是抄襲是修改還是完全照搬,玩家們對夢之隊系列車殼設計的評價基本上是褒多于貶的。 個人最喜歡的車殼就是藍鳥,必殺,異形,黑客,尤其是黑客的不對稱設計簡直買買買?。?! 順便說一句,奧迪雙鉆的純原創車殼中,最成功的(沒有之一)就是夢之隊系列。不過據說夢之隊系列車款還沒全部出完,這個設計團隊就被解散了。所以可以看到這個系列最后推出的幾款車的風格是過高的車身,繁復無意義的線條。 像下面這種
從此,奧迪雙鉆的原創車殼設計逐漸變得越來越屎。 在底盤方面,夢之隊期間一共推出了四款新的底盤,除了之前提到的LW和LZ之外還有LV底盤,SW底盤。其實這幾款底盤都是以田宮的底盤為原型修改而來。個人對奧迪雙鉆底盤的設計的評價是:有創意。但是整體上看又很膚淺。設計者對于底盤的領悟和理解還很不到位,田宮的底盤設計在都是非??季康模涞妆P的設計在很多細節上都體現了設計者對實際下場的功能性考量,但是奧迪雙鉆的底盤設計者在借鑒的田宮底盤的時候很少甚至沒有注意到這些設計的用意。結果設計出的底盤有亮點卻并不能稱之為優秀和進步,甚至有時候是退步。以至于很多人說奧迪雙鉆是瞎雞巴改。 這五款新底盤中除了LW底盤僅僅修改了外觀以外,其他四款底盤都在性能和結構上作出了一定修改,這些修改有的是進步的有的是退步的,下面一個一個批斗。 首先是LZ底盤,其原型是田宮TZ底盤對比如下圖,左邊是TZ右邊是LZ
TZ底盤是田宮繼S1底盤之后推出的,底盤強度,剛性都超越了S1,中間電池倉的兩條鏤空表面上看只是一種輕量化的設計,但是實際上不僅有輕量化的用意,這個鏤空的長度剛好是5號電池的長度,這樣一來電池的安放高度可以進一步降低,從而降低車身的重心,提升行駛穩定性。而奧迪雙鉆在修改這款底盤時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在兩條鏤空中間加了一條橫杠,而中翼卻給它鏤空了,這樣有降低了中翼的強度。真是該鏤的地方不鏤,不該鏤的地方給鏤了。 不過TZ底盤在馬達座上的壓軸設計倒是很好的繼承下來了,車頭鏤空形狀雖然改變頗大,強度卻也不比TZ差多少。但總的來看LZ底盤還是非常失敗,遠不如原版,和幾乎同期(1999年)田宮自己推出的TZ底盤的改進型——TZX底盤相比,田宮不知道高明得哪里去了??!
然后是夢之隊系列最具代表性的LV底盤,這款底盤的原型是田宮的VS底盤 左邊田宮VS,右邊雙鉆LV
在奧迪雙鉆競速賽規則下,中翼的存在基本上是多余的,利用價值很低,LV底盤取消中翼有利于減輕重量。此外,雙鉆LV底盤的下裝電池的設計是一大突破,其優點在于:省去了更換電池時拆裝車殼的麻煩,而且這樣設計的電池倉對于電池的包裹更加緊固,可以防止行駛過程中振動引起電池位移導致的接觸不良。但非常可惜的是,電池倉蓋的卡扣設計可靠性不高,賽車行駛過程中容易出現滑脫。馬達座和前后齒輪罩的設計雖然繼承了VS底盤的設計,前齒輪罩翻蓋式的設計可以降低拆卸時齒輪罩丟失的可能,而且翻扣固定的方式也比之前那些老款底盤的“直插式”固定在可靠性上有較大的提升,過渡齒直接安裝在底盤上而不是馬達罩上有利于提高傳動精度。但是問題來了,雙鉆對底盤上活動部件的限位做得非常不好,原本其前后齒輪罩在安裝后以后仍然有間隙可以使其晃動和產生微小的位移(正?,F象),但是在此之下,安放四驅傳動軸的開孔下沉深度也比明顯VS底盤的大,結果造成了跳軸問題,降低了傳動精度和傳動效率,增加了齒輪的損耗。其實雙鉆自己修改和設計的底盤一直存在壓軸問題,直到2009年推出戰龍系列時,這個問題才算是得到重視。 此外, LV底盤的開關設計也同樣存在限位的問題,LV底盤并沒有直接沿用VS底盤的開關,而是在其基礎上做出了比較大的修改, 如下圖,左邊是VS的開關,右邊是LV的開關
由于操作開關時,或多或少會在垂直方向上施加壓力,這個壓力必然會讓開關在垂直方向上產生位移,所以需要限位來防止開關接觸到其他運動部件造成不必要的阻力和磨損。田宮VS的限位做得非常好,垂直方向上幾乎沒有多余的位移,與其他運動部件如前輪軸,沒有接觸,運行順暢。至于雙鉆這種設計無非是想用前輪軸擋住開關,防止前齒輪罩在開啟狀態下,開關意外脫落,想法確實很好,但是棋差一招,沒做好限位;再加上之前說的零件之間結合不夠緊密,LV底盤的開關在垂直方向上居然有近1.5毫米的位移空間,空間大到足以把開關直接頂到前輪軸上,與前輪軸接觸產生摩擦阻力。
SW同樣是以田宮SX底盤為基礎修改而來,該底盤取消了中翼,原因同LV底盤。改動頗大,但保留了SW的整體傳動布局。改動的地方主要是下裝電池,相對LV底盤的下裝電池設計,SW底盤上采用的這種橫向開蓋的電池倉可靠性有了較大的改善。
不過,也許是迫于技術實力不足,在改成電池下裝的同時,卻取消原本馬達下裝的優點,拆東墻補西墻么?也不能完全這么說,畢竟拆卸電池的頻度還是比拆卸馬達的頻度要高的。SX的一個明顯缺點就是前齒輪蓋容易被傳動軸頂起來,因為在這個位置田宮并沒有設計一個受力支點來固定前齒輪蓋,SW也繼承了這個缺陷,其實田宮在推出SX底盤的改進型——SXX底盤時,同樣沒有改進這個問題(苦笑)。其余部分除了外形上的修改基本也許SX相同。
夢之隊時期一般被認為是四驅車在全國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而緊隨夢之隊之后的野戰隊系列時期則一般被認為是奧迪競速發展巔峰時期,這一時期雙鉆推出了最為豐富競速改件。 野戰隊的底盤沒什么好說的,清一色的LV底盤。車殼設計分為兩類,一種所謂生態仿真版,另一種是所謂的軍事仿真版。雖然野戰隊系列的車殼設計還沒難看到不忍直視的地步,但是比起夢之隊系列實在差得遠。先說動物仿生版,動物仿生版中人氣最高的兩款車是雪豹和野羚羊,我們來對比一下田宮的仿生設計思路,以下圖田宮的電鯊為例
鯊魚的重要特征是什么?首先是背鰭,但田宮并不是直接就給車殼上插了個背鰭,而是根據一輛賽車該有的低矮的特征將背鰭的形狀拉長壓低,鯊魚的腹鰭位于車后部兩側,同樣根據賽車該有的特點做成了擾流板的形狀,駕駛艙兩側的進氣道入口則設計成魚鰓的形狀,駕駛艙的側面輪廓也做到了與鯊魚的頭部側面輪廓相貼近。總體而言田宮做到了神似而非形似。反觀雙鉆野戰隊的雪豹
直接搬了兩個豹子頭上去,翼子板直接搭了四肢爪子上去,也不管比例是不是和底盤協調;然后再弄一身豹紋,這特么就叫雪豹了,真是簡單粗暴,讓人無語。其他車的設計思路也莫不如是,叫野羚羊的就弄一羊頭,一副羊蹄子。叫金雕的就弄一鳥頭,一副翅膀。叫獨角犀的就弄一犀牛角杵車頭,同樣在四個翼子板上各擺上一個犀牛蹄子。軍事仿真版更是各種架槍架炮架裝甲,要不就根本看不出外形和名字有什么關聯。
野戰隊之后的2005年,奧迪雙鉆又推出了一個新的四驅車系列,即星際戰隊系列,該系列是奧迪雙鉆于2004年正式轉型后推出的第一個四驅車產品系列。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在九十年代末期,奧迪雙鉆的代工廠由西門工業區B座換到了文冠路中段奧迪工業園,換了代工廠之后的一段時期,奧迪雙鉆的四驅車質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個人猜測是錢不夠了,要降低成本。而公司轉型后推出的星際戰隊系列的質量有明顯提升,就質量這方面來看,這個系列確實是奧迪雙鉆長時間”萎靡“后的良心產品。該系列的新車一共是11款,當然后來還有數款炒冷飯的車,這里就不做討論了。11款新車的車殼都是全新設計的,但對它們外觀的評價普遍是丑,比之前的野戰隊都差得遠。
順便說一下我為什么屢次強調外觀設計,首先模型類產品在中國一直都屬于小眾產品,為什么小眾,簡單粗暴地說主要是因為窮(這里就不展開說了,不然又是長篇大論),玩模型的本來就小眾,再分到四驅車上來人就更少了,而四驅車模型本身的受眾年齡跨度是比較大的,而且價格可以定得很低,所以以兒童作為主要消費者,當成一種兒童玩具來賣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同時在設計上保留模型該有的特點,比如改裝升級,開展競技賽事,以此兼顧年齡層次更高的消費者群體。 其次,我們知道,買東西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產品的外觀,如果一道菜看起來和翔一樣,大家是很難產生購買欲望的。而雙鉆的車殼設計過于低齡化,居然給車殼裝上彩燈?。∵€給塞進了一個所謂的變形機構,只要拉動車殼尾部某個部件,就會有其他零件展開從而實現變形,搞得和鐵膽火車俠一樣。這種設計顯然已經低齡化過頭了,甚至可以說是幼齡化了,這只能吸引得了低齡消費者群體中年齡最小的那一部分消費者,而這部分人又并不是四驅車傳統的主力消費群體。前面說了四驅車受眾年齡跨度很大,而過分低齡化的設計就會對除此以外的其他受眾產生排斥效果。而且這些車殼的外形無一例外的臃腫,過高(能塞進彩燈和變形機構的車殼,不臃腫過高都不科學)一個字就是:丑。要知道即便是五六年級的小學生也是能分辨超級跑車和普通家用車哪個更帥。所以綜合以上各種因素來看,雙鉆的四驅車銷量很難好得起來,純粹是自己作啊!這時候雙鉆對四驅車的產品定位明顯已經陷入了誤區,而且直到后來的戰龍系列仍然如此。
星際戰隊系列推出了一款新的底盤,雖說底盤主體是全新設計,但仍然兼容了老款S1底盤的零件,雙鉆將其命名為SUPER-SS底盤,我們一般簡稱SSS底盤。從SSS底盤開始,雙鉆的底盤越來越多地融入了為競速而特化的設計元素。SSS底盤上首次出現了專門用于安裝車身護架或側補板的螺絲螺母孔位,而且底盤側邊是一整個光滑平面,方便與側補板的貼合固定。底盤主體上基本看不到S1的影子。電池扣由S1的兩點式改成了四點固定式,電池的固定更加牢固,底盤整體也比以往要厚實,剛性有所加強,一定程度上能抑制高速入彎時車身因離心效應產生的形變,從而降低飛出跑道的幾率(其實和加裝護架或側補后的剛性相比還是算個屁)。 不知道為什么雙鉆特別喜歡在S1底盤上改來改去,直到設計戰龍系列的底盤時還沿用了很多S1的設計。也許是因為當年跑得最快的就是S1吧,但是在現在看來S1的很多設計又確實落伍了,比如開關不夠可靠,馬達座沒有可靠的壓軸設計,前齒輪箱蓋固定方式可靠性不高,但雙鉆就是喜歡,任性!
更多如何評價奧迪雙鉆的迷你四驅車?相關問題
問題:《四驅車》大佬們?這是奧迪雙鉆的什么馬達?
回答:300定金不是錢 我哭了 詳情 >
問題:《四驅車》這里人多,想問下奧迪雙鉆有哪些雙線的馬達,想買幾個玩玩。記得
回答:車型不是折耳貓,差評 詳情 >
問題:《DOTA2》如何評價這種五星圖
回答: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詳情 >
問題:《英雄聯盟》如何評價我的偉績5555555
回答:emmm,哪吒確實好看,但我感覺咱的理解不太一樣 詳情 >
問題:《DOTA2》如何評價ame這波極限反應躲抄襲大
回答:我最高開到了509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