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之野望14:創造》龍造寺家圖文戰報
序章
少弐家本應由龍造寺隆信來擊殺,此刻家仇不能親手除之,隆信你啥感想?AI你不按照劇本來演你啥意思?
保持圍城,即使不能完全包圍,也可以限制城內的恢復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
龍造寺隆信
繼承水江龍造寺氏
出生于享祿2年陰歷2月15日。隆信的曾祖父為龍造寺家兼。幼年時隆信即被送至寶琳寺其大叔父豪覚和尚處養育,但1545年時他的祖父龍造寺家純與父親龍造寺周家因有謀反主君少貳氏嫌疑,被少貳氏重臣馬場賴周誅殺、隆信被曾祖父家兼帶著逃到筑后國投靠蒲池氏。隔年、在蒲池鑒盛的援助下龍造寺家兼得以舉兵再興龍造寺氏。在家兼去世后,龍造寺隆信還俗繼承水ヶ江龍造寺氏家督,還俗后取名為“龍造寺胤信”。
1548年龍造寺本家的共主龍造寺胤榮去世,隆信得以從水ヶ江分系繼承龍造寺本家領主的地位,并改名龍造寺隆信。但隆信的即位卻有很多原本隸屬龍造寺胤榮的家臣懷有不滿,對此隆信采取了與當時西國最強大的勢力大內義隆結盟,以壓制家臣的反對聲浪。
成為戰國大名
然而1551年大內義隆被其家臣陶晴賢謀害,隆信頓時也失去了靠山,他在家臣的反對下逃到了筑后國,再次請求柳川城主蒲池鑒盛的支援。隆信得到了蒲池氏領地內三潴郡一木村(大川市)約三百石的封地,并受到蒲池氏家臣原野惠俊的照顧。兩年后,在蒲池軍的護衛下,他成功的返回佐賀奪權成功。
隆信在此之后努力地擴張自己的勢力,1559年他消滅了自己原來的主子少貳氏,逼使少貳冬尚在勢福寺城自殺。1570年發生于肥前國的今山之戰中,他對上了大友宗麟號稱六萬的大軍、隆信仰賴軍師鍋島直茂(當時名為鍋島信生)的奇襲戰略,成功地擊退大友的兵力,龍造寺四天王之一的成松信勝還討取了大友軍總大將大友親貞。因為這場勝利,讓有馬氏和大村氏向龍造寺氏稱臣屈服。
1578年大友軍于耳川之戰中被島津軍所擊潰,隆信趁北九州混亂之際,奪取了原屬大友氏的領地筑前、筑后、肥后、豐前等國,加上他原來肥前國的領地,九州島九個國他占有五個、成了九州最大的勢力,號稱五州太守。
謀殺蒲池鎮漣與筑后諸將的反叛
筑后國的蒲池鎮漣(鎮并)是隆信的女婿(因為曾經受過鎮漣之父鑒盛的大恩、隆信將其女兒玉鶴姫嫁與鎮漣),最初也協助了隆信東征西討。但隆信成為五州太守之后,為了將領地延伸至九州中央地區,遂產生將筑后占為己有的念頭,因此與蒲池鎮漣產生嫌隙與對立。1580年隆信遂捏造借口率領約二萬的兵力攻擊鎮漣的本城柳川城,但龍造寺軍最終未能攻下這座九州有名的不落之城,在鎮漣的伯父與隆信手下田尻鑒種的奔走下雙方達成停戰和議。次年1581年于鍋島直茂等人的獻計之下,隆信以岳父的立場誘騙鎮漣至肥前赴宴并將其殺害,僅存于柳川的蒲池氏一族最后也在柳川之戰中被殺。因為隆信這般冷酷無情的恩將仇報,龍造寺四天王之一的百武賢兼心志開始動搖,賢兼與黒木家永、蒲池益種(黑木益種)、田尻鑒種等人,皆因此事件開始起而反抗龍造寺的領導,使得隆信經營筑后的主權更加棘手,并埋下日后龍造寺滅亡的遠因。
龍造寺的末日:沖田畷之戰
1584年的沖田畷之戰,龍造寺一族號稱六萬的大軍對上了僅有數千的島津與有馬聯合軍,但他卻被島津猛將島津家久殺得一敗涂地,多名將領包括龍造寺四天王全都陣亡。天正12年陰歷3月24日,隆信本身也戰死。據說死前的遺言是:“紅爐之上一點雪”(意指生命如同火爐上的雪即將消逝)。重臣鍋島直茂將隆信的遺骸拋棄在戰場獨自逃回佐賀,龍造寺一族也開始步向滅亡一途。
隆信的長子龍造寺政家能力拙劣,加以體弱多病無法主持政事,龍造寺的實權因此落到鍋島直茂手中,之后由鍋島氏起而代之,繼承了佐賀藩的地位。
龍造寺四天王
外號“肥前之熊”的隆信被評價是個疑心重而冷酷無情之人。此外關于隆信戰死沙場,據說是因為當時隆信是乘轎出征,結果抬轎的家臣們在龍造寺軍戰敗時,把隆信跟轎子一起丟在戰場上自顧逃命,才使隆信被島津軍逮獲而被格殺。從中不難看出是因為隆信當時已大失人心的后果。
關于隆信的個性大部份是否定的評語,背叛、忘恩負義、冷酷殘忍、卑劣狡猾等都是他個性的寫照。
開檔前的PARAM參數調整說明
武將部分經驗升級 降低 50%-66%,如此武將成長不會很快
常備兵力參數 降低到 2 兵役人數接近真實
部隊配置軍馬、鐵炮比例 從20% 20%,調整為32% 18% 造成第一次與島津對決時,絕大部分部隊只有槍兵(沒有碼還不能打炮)
522兵力回復速度 從10降低到5
城池對部隊傷害參數 從 20 增加到 50
兇作和一揆發生率增加到25
燒討時一揆發生幾率變為50
國人支持率下降范圍從 5-10 增加到 5-16 結果造成開局很長一段時間,戰斗的時候沒有國人出兵支持
外交部分數值也有調整,擴大了一些范圍,免得AI地盤大的時候都看不到能說話的大名
AI部分少量調整,俘虜處斬從 25 降低到 20
生姬增加到15,自己的武將不足或者外交全靠這個了
總無事令 需求本城數量變為10個(AI不會用吧)
第一章 盟
重回龍造寺家的隆信,憑借著與大內家的同盟,展開在九州北部的勢力擴張反而引來大內家在九州北部的勢力擴張,龍造寺家肥前國的一個一個支城紛紛落于大內家的掌控
龍造寺隆信只得開始與大友家展開對抗
因大友家的盟友大哥同為大內,遂大友無法從盟友大哥得到援軍幫助
1551-1555年,龍造寺家一點點削弱大友
先取大友家筑後國本城,柳川城,并一套筑後國全境(尼瑪這是因為筑後國就一個柳川城)
再奪九州北肥后國阿蘇家本城,隈本城
但此時島津家已在九州南部逐步壯大
其島津一族將相實力實為龍造寺隆信顧忌
大友家雖從九州北部潰敗,但其本城府內館實力依然不受影響
在毛利與大內的嚴島之戰爆發前,這里就是龍造寺隆信的故事
游戲開始時,了解一下自己的外交狀態,看看各個大名之間的外交關系,至少可以了解自己在一年內的放在方向,處理好和周圍大名的關系就是發展,因為外交費時費錢,由其在初期,開上級難度尤為需要注意
相對于大兵團作戰,這種小規模兵數的戰斗更需要控制關注,盡可能的不要讓自己的部隊被殲滅,帶著上兵回家,恢復速度會快很多
外交關系態度,經常會因為你的行為發生變化,時不時的全景觀看一下
這里的目標在于消滅援軍,于是選擇有夾擊空間的位置十分重要。實際戰斗時,巖屋城的部隊也被派出來參與戰斗三面合圍展開合戰。N14可以控制部隊引導敵人進入自己事先預計的戰斗位置,操控感很好。
相良家請求援兵時勿點了同意,但實在無法派出援兵,自己困于戰斗,而島津家的沖突決不可過早引發,游戲中如此,現實更為無奈
龍造寺隆信就是在打算進軍九州中央地區的時候被擊敗的,游戲中爭奪要沖據點時也許謹慎,耐久高的城池圍困,可能持續2-3月,若自己主力部隊被牽制,就玩不下去了 啊 上級難度
四面圍城,不給島津和大友兩家AI任何參與爭奪的機會,保證圍城部隊不被打斷圍城進度,盡快結束這次戰斗
在開上級難度時,趁著AI大軍外出,偷城策略常常使用
自己改了PARAM 卻從國人眾上得不到幫助
對戰敵人卻有國人眾大兵支持 更難了啊
大內家的衰落,使得九州本島大軍顧及外部勢力影響的減弱,更能專注于本島爭奪,是不是歷史上也如此
嚴島之戰事件出現后,島津家在九州島上大舉入侵大內家的據點,而龍造寺家此時為與大友家爭奪九州中部,不得已與島津家結盟,只能看著自己周圍大內家的據點變為島津家的旗幟,更多詳情待續
第一章完結
第二章 雙盟逐友
嚴島之戰后,毛利家開始向西進軍,大內家在九州逐漸勢微龍造寺家通過重新謀劃發展策略
決定與島津家結下同盟
在南北雙面同時結盟的有利時機下,向為與九州中部的大友家展開強勢攻略
佯攻策略是非常使用的吸引策略,即使是四維比較低的武將也可用于此處,后續此戰術會用的更多
大友宗麟
繼承領主
出生于豐后國府內城。父親義鑒原本有意將位子讓與義鎮的同父異母弟塩市丸,因而欲廢嫡長子義鎮。在1550年(天文19年)反而被支持義鎮的重臣們謀反,將塩市丸及其母親殺害、義鑒亦負傷后去世,這次政變被稱為‘二階崩之變’。宗麟遂于當時廿一歲繼承大友氏豊后及肥后國領主的地位。
勢力擴大、六國大名
繼承領主地位后,菊池義武(大友義鑒之弟、義鎮的叔父)在肥后奪取了守護一職、但1554年(天文23年)菊池氏滅亡。他接受了陶晴賢的邀請、派遺弟弟大友晴英繼承了大內氏、晴英改名大內義長。1557年(弘治3年)、大內氏被毛利元就消滅,大內義長自殺。毛利元就繼承了大內氏在西國的領地,開始進軍原本大內氏在北九州的領土,大友與毛利正式決裂。
義鎮遂與尼子氏結盟,于筑前、筑后、豐前等地擴大勢力范圍。當年在他領地豐后府內還出現了劃時代的大事即日本最早的外科手術。1559年(永祿)2年)在足利幕府支持下他被任命為九州探題。次年、任官左衛門督。至1570年(元龜元年)他已成為九州最強的勢力,九州境內九國他占有北部六個。
勢力衰退
1570年(元龜元年)繼續與毛利軍交戰。其后于今山之戰中,龍造寺隆信擊敗其弟大友親貞率領的六萬大軍,導致他于1576年傳位給長男義統、隱居至丹生島城。
1577年南九州的島津氏開始進軍日向國,奪取了日向大名伊東家的領地,伊東義祐因此逃向大友家尋求庇護并反擊,宗麟一方面也希望奪下日向國并建設為基督圣地,名義上以繼承人大友義統領軍出陣侵略,自己則在后方做戰略指導,但在1578年(天正6年)耳川之戰中因家臣之間意見不合導致大敗、多數重臣陣亡。另外、將家督讓與大友義統后、他與兒子之間領導意見的不和亦造成大友氏的衰退。當時已開始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試圖經由談判協調島津與大友兩大九州勢力和解。義鎮于1586年親赴大坂謁見秀吉請求支援對抗島津。島津氏仍持續侵略大友領地、1586年12月島津家久軍占領了他的首府豐后國府內城。丹生島城被包圍,大友宗麟一度使用大炮“國崩”、死守丹生島城。
1587年、豐臣秀吉親自領兵發動九州征伐,終于使島津氏降伏。在秀吉的統治下,大友義統被確立擁有豐后一國。秀吉原有意封與大友宗麟日向的領地,但宗麟因年紀已大而辭退。
同年他在豐后國津久見病死、享年五十八歲。 法號:瑞峰院殿羽林次將兼左金吾休庵宗麟大居士。
第三章 島津の使者
島津家請求援兵的使者島津貴久
親自來訪是試探
還是挑釁
九州本土的奪城競技賽開始了
請注意42圖中的紅色標記,這里是下一章的內容,能猜到什么意圖吧?
第四章 人才計劃
若想一統九州,爭雄戰國
不僅地盤要大,家臣也要多多多多
隆信的棋子開始走向下一步
首次大量收服家臣,還好多數都是創造向或是中道者,這也是龍造寺一定要自己收服大友家群臣的原因(PARAM中有關于武將忠誠相關參數修正,也是最近再研究的目標)
此時,此版本的大名發展還算是均衡,但德康家的出局,使得織田家的未來走向中少了隔離帶,魔王要爆了
另外今早展開與大大名的外交,有利于成本控制,畢竟本作的外交收入使得外交成本可控(政策結合),更重要的是信用點數是個很不錯的設定(上級難度建議了解詳細外交規則)
雖然有時候戰斗難度不高,但是還要做好規劃,手動操作,方可實現戰斗意圖
上圖的1、2、3為戰斗打響次序,且3一定要在穩妥的情況下,最后攻下
此時,大內家已經成為龍造寺與毛利最后的發展緩沖帶,需要留意毛利家的外交態度變化,本作行為隨時能夠影響外交態度的變化(PARAM中也有一系列參數影響)
盟友援軍的派出部隊的數量,表現了大名對自己和戰斗目標的態度,更能讓你知道附近據點的部隊實力
因為西國地帶距離毛利東部前線太遠,如果沒有戰斗消耗,這些城池的部隊數量只會越來越多,特別對于某些有自己暴兵政策的大名,玩家的部隊積累速度很難與之抗衡(一直在研究如何控制PARAM參數中,有關兵力發展控制的相關參數,除了城池的兵種上限,政策參數影響很難把控)
此時的全國大名勢力走向還在玩家可以對抗的范疇內(手動操控來說)
因為盡可能的避免SL,此時的發展規劃隆信考慮了很長時間,最后的決定是,維持與毛利家的同盟,收服島津為先
第五章 島津決裂
與島津的正面交鋒終于來了,龍造寺隆信沒想到島津家如此直接在同盟結束之后,貴久便立即揮起戰旗
島津的大軍直指龍造寺前哨巖尾城
突入起來的突襲,隆信會如何應對?
在我看筑城的主要目的是在要沖設置補給點,使己方戰斗部隊能夠及時補充糧草,或在防守位置設置城池吸引敵方進攻,為本城設置防御層
AI這種進攻氣勢真的挺唬人,不過第一時間通知玩家(我來啦),使進攻效果差很多
遇到AI全面進攻,暫停了解全盤局勢,分析進攻路線,找到敵人薄弱環節便可打破被動,盡可能避免雙方大量部隊糾纏在一起,道路和變換攻擊形態非常費糧
敵軍武將最強、兵力最多的部隊是主力,想辦法困住他們,使其不能發揮戰斗效用,為上策
在己方有補給的位置設立防線,持久戰敵人也要吃糧
把進攻目標指向敵軍城池,會促使AI派軍援救,有可能改變原有行軍,不過也可能額外發兵
與島津的正面交鋒終于來了,龍造寺隆信沒想到島津家如此直接在同盟結束之后,貴久便立即揮起戰旗
縣城戰區的一個失策,選擇海路過去,最後一段路太長了,以至於回撤部隊時,部隊一直保持戰鬥形態,行軍速度緩慢(不過敵軍的追擊部隊也是如此,意外的牽制了敵人的一支主力部隊)
這兩座城屬于肥前國,兵力雖然不多,但一直在龍造寺腹地,牽制大后方的部隊不能出征,此戰區作戰目標一定要拿下
另外此時島津家的部隊攻擊能力高于龍造寺,因此必須保證投入戰斗兵力在3:1或更高,因此后方的預備隊被牽制的比較厲害,除了攻擊這兩座城,還要提防勢福寺城的島津
御船城戰區是最為大膽的規劃,隈本城攻擊御船城的是一支4500人的主力部隊,若不能把島津攻擊巖尾城的攻擊部隊吸引過來,巖尾城的防守將失敗;
巖尾城左側的防守點之前設營,此時發揮了作用
地圖中的宇土城(隈本城下方)、天面山城(最右側,府內館下方)都是為了防御所構筑的,此時幾乎沒有可戰斗兵力,這樣的位置主要是為了戰斗部隊站點用的,保證糧食供給
進入戰斗進程,幾乎每5天的時間進度,就要暫停觀察一下各個部隊的行軍位置,戰斗情況,這是全手動操作的問題,時刻都可能需要對戰斗部隊做出行動調整
此時龍造寺的國人眾防守戰斗系支持為0,于是島津家的攻擊部隊兵力實際參戰數量更多,
攻擊御船城的部隊必須堅持到把島津主力吸引到御船城防守才算是完成戰斗目標,本圖的發展正在向預期發展,不過壓力比較大
其他戰區的奪城戰已經打響,雖然安排了優勢兵力,但需要適時觀察,如果攻擊部隊的戰損超過50%,就需要撤回本城,從預備隊派出新的攻擊部隊,盡可能操作自己的部隊不被殲滅
勢福寺城是原少弐家的城池,先后被大內和島津家占領,如按照系統默認發展,此城應該是龍造寺攻打下的首座城池(有家仇),現在終于可以發起攻擊了
為了保證完成目標,隆信從立花山城派出了后方的預備隊主力,其他輔助部隊也保持了合圍的攻擊路線,后期因攻擊大村城的部隊戰損過高,于是此戰的輔助部隊被轉移到大村城戰區
勢福寺城對于島津家還是很重要的據點,稍后島津義弘率領2000部隊從御船城防線前來支援,因為隆信派出攻擊勢福寺城的部隊主將能力都比較低,于是這2000人給后方戰區戰斗造成了很大困擾
就在龍造寺還在和島津爭奪九州時
織田信長已經消滅了足利家,建成安土城……
一旦織田完成安土城,很快就會進入狂暴模式,若在明智光秀動手之前,織田擴展領地過于迅猛……(都懂的)
在此過程中,府內館的立花部頻繁往返巖尾城與府內館防線,貴久部的出現讓我對AI表現很滿意
此時被吸引在御船城的島津部,是之后取得戰斗勝利的關鍵,兵力多少要投入戰斗才有效,與AI對戰能夠做到牽制敵軍主力是最好的操作目標
雖然島津義弘部只有2000人,但其四維太高,實際戰斗效果與國人眾結合后,還是很讓龍造寺心虛的
龍造寺妙元服,或許帶來了幸運與島津家的首次正面對決已收服肥前全境收尾,隆信真正成為了歷史上的“五州太守”
巖尾城防守反擊戰攻略達成
其實這樣水準的姬成為武將也不錯,只不過在收服大內、大友家的武將后....哎...
肥前國的領土終于全部收于龍造寺家的勢力范圍內了
趁熱打鐵,因為使用了輪換戰斗策略(部隊戰損率超過50%立即回城休整),巖尾城戰役結束不久后就可以立即向島津家發起主動進攻了
第六章 一統九州
龍造寺家終于開始一統九州的攻略隆信會如何展開攻略謀劃……
與毛利家進行同盟接觸吧!為與島津對決提供保證
吃掉島津家在九州中部的戰略支點,引出島津援軍,力圖在九州中部吃掉島津主力
靠~ 龍造寺家使臣還未到毛利家,毛利就宣戰了,游戲時需要注意外交同盟達成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成的,而且對方的這種宣戰行為,會打斷玩家派出的使者行動
太突然了~ 這是萬萬沒想到的情況,毛利向九州的發展被龍造寺阻礙,看來應該早點做結盟安排就好了
有時候撤退也是前進,由于AI還是按照遠近先后進行攻擊策略的,黑瀨城這個之前安排的楔子,此時發揮了示警的作用
至少此時黑瀨城使龍造寺的九州本土免于受到入侵蹂躪,本土寧靜有利于人口發展
九州與四國之間的線路并不利于進攻,尤其是九州向四國進攻這一段
九州島上龍造寺家的大軍全面南進,以御船城為進攻目標,
攻城打援,策略上力圖吸引出島津主力,在島津勢力外圍消耗其主力
島津家設置了防守要沖,為避免南下時過多損耗兵力,隆信打算把主戰場設在島津勢力外圍
對毛利的襲擾戰展開時是時刻需要觀察的
九州西側開始發起奪城戰,進一步吸引島津家部隊有生力量到九州西側
九州東側開始發起奪城戰,進一步撕開島津的防線
外圍消耗戰結束之后,龍造寺隆信派出三路大軍,向島津家的腹地發起全面進攻
更多《信長之野望14:創造》龍造寺家圖文戰報相關問題
問題:《信長之野望》現在壇子怎么看不到牛X的戰報了?
回答:不是最大的 最大的不穿護甲耳朵能到名字那里 繼續孵吧 詳情 >
問題:《信長之野望》哪一代能單城守天下?
回答:非常同意第二點而且現在只要是臉看得過去的女人稍微漏些肉就能拿些錢 詳情 >
問題:《信長之野望》能給我幾個絕對的理由去玩創造威力加強版,而不是戰國立志傳么?
回答:幾百功勛 帶把饑餓野豬 暗區彈藥箱一扔 什么妖魔鬼怪見了你都得繞道走 詳情 >
問題:《信長之野望》請教下創造里執行總無事令和統一全國有什么不一樣嗎?
回答:都有小天城了 赤城還會要指揮官? 詳情 >
問題:《信長之野望》老哥們,14和立志傳有什么厲害的三人組合推薦嗎
回答:用隔空取物拿另一個大老爹的尸體砸它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