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煉金術師》【漫評】從主人公塑造淺析03和09的差異本質
國譽kokuyo國譽:主人公
一般而言,主人公是一個單一的人物。不過,主人公還有另外兩種形式:復合主人公和多重主人公。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組成的復合主人公必須達到兩個條件:1. 群體中的每個人志同道合,共有同一個欲望。2. 在滿足這一欲望的過程中,他們必須一榮皆榮、一損俱損。即他們的動機、行為和結果都是共通的。復合主人公的人數可以是數人的小團隊,比如《海賊王》的草帽一伙,《犬夜叉》的五人小組;但也可以更多,比如《高達0079》的白色戰艦全員。多重主人公則要求各自具有不同的欲望,各謀其利、各承其害,比如《星際牛仔》中的斯派克、杰特、菲和愛德華,《EVA》中的真嗣、麗和明日香,他們可以因為暫時的需要而互相合作,但勢必會因為自己獨有的欲望要求而產生與他們分歧的行動。在《鋼之煉金術師》中,03就是多重主人公——愛德和阿爾,而在09中兩人則成為了復合主人公。
產生這個區別的原因就在于他們的欲望不同。
主人公必須有一個自覺欲望。兩部作品的故事起點是一樣的:愛德和阿爾試圖通過人體煉成復活死去的母親,但煉成失敗并失去了手腳和身體;接著,兩人為恢復身體而踏上尋找賢者之石的旅程。起點一致,但目的卻有著微妙的區別。把03的愛德和阿爾拉到一遍,問他們“你想要什么?”,兩人的回答會是:“恢復阿爾的身體”、“恢復哥哥的手腳”,而09的兩人的答案則會是“一起恢復身體和手腳”。其中的關鍵在于,03中,愛德和阿爾因為目標的分歧,在結局時產生了完全不一樣的行動并導致了不一樣的后果,而在09中就沒有出現這個情況。
除此之外,主人公還可以有一個自相矛盾的不自覺欲望。主人公除了一個簡單明了的自覺欲望外,有時還會有不自覺的欲望。主人公本人可能不了解潛意識的需要,并不知道他相信他需要的東西和他實際上需要而自己并未察覺的東西相互對立 。03的愛德在最后放棄恢復身體而選擇銷毀賢者之石,他和恢復阿爾身體矛盾的不自覺欲望浮出水面:聽從看不見的流的安排;而09的愛德則沒有與恢復身體相矛盾的不自覺欲望。
擁有自覺和/或不自覺欲望后,主人公便踏上了完成欲望的求索之路,求索的線索如下圖:
如圖所示,主人公在完成求索的過程中,第一步一定會采取最保守的方法,但受到了對抗力量的阻礙,主人公為越過阻礙,采取開始不愿意采取的行動——一個需要更多意志力、讓他承擔風險的行動。也行這個行動會取得正面的結果,他暫時向自己的欲望邁進了一步。但隨著他的繼續行動,對抗力量再次出現,主人公不得不采取更加困難的行動。在這個反復過程中,主人公和對抗力量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較量,不斷循環往復,直到求索的終點——欲望對象的實現。主人公的人物塑造也正是在這條求索過程中完成的。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國譽kokuyo國譽:人物塑造
一個人物平時可以觀察到的一切是他的“個性”,比如愛德沖動但愛護弟弟、阿爾冷靜但怯懦、羅伊輕浮懶散但關鍵時刻靠得住……這些特征獨一無二,但這僅僅是因為每一個個體就是獨一無二的。個性展現在“日常”中,通過大同小異的一次又一次日常,可以完美掌握每個人的 “個性”,并能輕易復制而不會出現OOC。但 “個性”并不是他們的深層性格。只有處在壓力之下作出的選擇才能揭示人物的深層性格,這一選擇便是人物面對對抗力量時的行動。隨著對抗力量的步步升級,揭示也步步深入。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的內心可能會產生深刻的變化,比如《高達0079》的阿姆羅、《千與千尋》的千尋;也可以維持不變(或基本維持),比如《EVA》的真嗣、《星際牛仔》的斯派克。改變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作品中是否完成了人物塑造。在《鋼之煉金術師》中,平行宇宙的兩個愛德的人物塑造正好相反:03的愛德經歷了一次深刻的人格變化,而09的愛德人格從頭至尾是平穩不變的。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國譽kokuyo國譽:09:愛德的不變
09中,結尾處愛德說,他通過數年的旅途獲得了鋼之心,但單純意志力“量”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著他的人物內在產生了“質”的變化。09正好是一部收尾呼應非常明顯的作品,通過分析作品中對照手法的應用就可以獲得答案。
1.“讓你看看我和你實力的區別!”&“讓你看看我們和你實力的區別!”
兩句話分別出現在第3集與倒數第2集,體現了愛德從只相信自己力量到依靠團結力量的轉變。但愛德最遲已經在第22集捕獲人造人計劃中完全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這件事發生在整個故事的開盤部分,這意味這件事只能視為人物性格的鋪墊描寫,而非轉變。
2.“我只是渺小的人類?!?br>這句話出現在第4集與倒數第2集,體現了愛德從過度相信煉金術到意識到煉金術并非萬能的轉變。這個照應用的非常蹩腳,從故事一開始,失敗的人體煉成就是煉金術并未萬能的最好證明,愛德對煉金術態度的轉變早應完成,根本無需妮娜一事進行說明,更不用說之后的事件了。
3.對國家事務的態度轉變
相較于前兩條,這條“成長線”費去筆墨頗多,09意圖刻畫少年逐漸承擔責任的故事,但最終仍以單純的“正邪對立”結束。愛德在第6集聽說賢者之石被用作軍事武器時,只是感嘆賢者之石力量的強大,可見他對國家事務的冷漠態度。在這之前的第5集,他認為斯卡的行為只是“無聊的復仇者”,而非被征服的弱小民族的反抗運動;在偶遇的伊修瓦爾幸存者告訴愛德斯卡是殺害溫麗父母的兇手后,他進一步將斯卡定為惡的,徹底用善惡沖突取代民族矛盾。但在之后,愛德發現溫麗也因父母被殺想殺死斯卡,讓他第一次意識到復仇一事并不能只用善惡沖突解釋,并注意到了造成這個連鎖反應正是國家發動的內戰。這正是可以促進愛德成長的一個關鍵點。但之后,他馬上發現點燃內戰導火索的是人造人,便卸除了心理負擔,選擇性忽視了隱藏在背后、無法撫平的家國之恨和宗教之殤,而將所有的矛頭指向邪惡的人造人。之后,戰爭對愛德來說單純成為了“正邪大戰”的代名詞,發現國土煉成陣只是發現了相比恩威等最早出現的人造人更巨大的“惡”,這種“惡”已經巨大到完全沒有不擊敗它的理由,而挫敗瓶中小人陰謀只是正邪對立下理所當然的結果。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國譽kokuyo國譽:09:愛德的選擇
愛德的內心既然幾乎維持原先狀態,那人物塑造方法只剩下一個:挖掘他的深層性格。通過不斷施加壓力迫其做出選擇,不斷逼近他的極限,讓他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我愿為我的目標付出多少?”他愿意付出的犧牲越多,他追求目標的價值就越大。犧牲通過人物的選擇得以體現:比如愛德選擇成為國家煉金術師,犧牲了名譽,來獲得恢復身體的線索。選擇時面臨的壓力越大,人物的價值觀揭示越明顯。單純的是非之擇并非選擇,比如:愛德可以選擇裝機械鎧,也可以選擇不裝,但對愛德來說這不是選擇;對風險無知下的選擇也并非選擇,比如:愛德煉成母親時,他不認為有反噬的風險,就談不上他為了復活母親而愿意犧牲一條腿。真正的選擇只能是兩難之擇:不可調和的兩善取其一,或兩惡取其輕,愛德的深層性格會在這個極限選擇中得到最真實的揭示。為了恢復自己和阿爾的身體,愛德可以犧牲什么?可以犧牲多少?愛德在故事發展中提出了“保護他人”和“不殺人”兩條原則,那么他會不會為了拯救同伴而殺死敵人、他會不會為保護家人和犧牲旁人?
愛德的首個價值觀是“愛阿爾”:愛德已經知道了進行人體煉成伴隨著巨大風險,但仍選擇煉成阿爾的靈魂,此時便體現出愛德“阿爾的生命”>“自己的生命”的價值觀。這個不等式首先向我們強力展示了愛德愛弟弟的特性,同時也提醒我們:之后愛德所有擺上臺面的價值觀,如若不和阿爾的生命進行衡量便沒有或幾乎沒有意義。愛德的之后提出的價值觀是“保護他人”、“不殺人”,這兩條價值觀本身存在矛盾潛質,與“愛阿爾”更有沖突的可能。但是在整個故事中,愛德幾乎無變化的內心甚至也沒有經受過一次真正選擇的考驗,使得他的人物在結尾時停留在最表層的原始形象:“善良的哥哥”——這是09有意識的選擇,將維護觀眾情感體驗作為最優先條件而放棄人物深層性格刻畫,因為在愛德求索之路的過程中,曾有數次揭示愛德價值觀的機會,但都用各種方式回避了。
1.使用恩維的賢者之石
愛德為付出人體煉成的通行料,而使用了恩維的賢者之石。這明顯違背了自己之前不使用賢者之石(不殺人)的原則。那促使愛德這么做的動因在哪里?原因為以下三點:
1) 為給阿爾取回身體,自己必須活下去
2) 拯救麟
3) 恩維稱賢者之石不是人的靈魂
這三點分別對應愛德的“愛阿爾”、“保護他人”、“不殺人”的三大信條,瞬間化解了潛在的價值沖突,給了愛德使用賢者之石完全的理由。原本的兩難之擇(自己死亡/殺人)由此退而轉成單純的是非之擇(生存/死亡),展現愛德人性機會的第一個選擇成為了無效選擇。
2.和麟與“父親大人”和恩維對戰
愛德在使用恩維的賢者之石時,意識到自己被恩維所騙:賢者之石中的靈魂仍存在著感情,愛德重新把賢者之石作為人對待。所以之后,想救麟的愛德因恩維中賢者之石的哭聲而無法開槍,最后麟被“父親大人”制成人造人。此時“不殺人”的價值看似壓倒了“保護他人”成為了愛德的主導價值,但當時麟主動要求不要援助。這樣一來便為愛德制造了另一個選擇,即“不選擇”。最后事件也在愛德的“不選擇”中結束,讓我們無法判斷愛德“保護他人”與“不殺人”兩個價值的輕重。
3.與金布里對戰
為阻止北方軍狙擊金布里,愛德主動與金布里對戰。之前愛德已知道阻止金布里煉成的方法是破壞煉成陣+奪走賢者之石,便在此條件下制定出不殺金布里而可以打敗他的計策。但金布里其實還持有另一塊賢者之石,并差點殺死愛德。盡管如此,愛德并不知道金布里持有另一塊賢者之石。他原本在計劃中已將自己承擔的風險壓到最小,基本等于他不認為自己有被殺的風險。這個選擇便成為了類似“煉成母親”的無風險選擇。
4.與白兵對戰
為阻止白兵離開地下,愛德用煉金術封住了大門,和合成獸兵、斯卡與他們交戰。但由于白兵注入了靈魂,他并不想攻擊白兵。在兩方膠著時,羅伊出現解決了白兵,事件結束。愛德的“不殺人”和“保護他人”的價值沖突,與第二次選擇類似,又一次在他人干涉下成為了“不選擇”。
5.煉成阿爾
至此,愛德的三個價值中任意一對的輕重我們都無法衡量,而故事卻已將近尾聲。作品已經為我們做好了這個最后沖突的準備:煉成阿爾。這是從故事開頭就用“人體煉成”懸在我們心頭的危機時刻,無論愛德之前如何逃避了選擇,這時“救阿爾”、“不殺人”這兩個不可調和的兩善正直接壓迫愛德,使他必須做出一個決定,要么采取此一行動、要么采取彼一行動。而愛德的選擇可以使我們對他的人性有一個最深刻的認識,故事最重要的價值也赫然展現:是愛德和阿爾的兄弟之情、還是不殺人的道德自律?神奇的是,故事居然在毫無鋪墊的情況下,選擇破壞構成09世界觀的“等價交換”原則,給了愛德“真理之門”這個新代價(詳見09的人體煉成理論與結局關系)。對愛德來說,“不能使用煉金術”根本算不上是任何損失。愛德的兩善選擇也轉化為了是非之擇:是否要煉成阿爾?這樣的處理給了愛德最輕松的退路和最優化的結局,但這卻是以放棄了對愛德這個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為代價的。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國譽kokuyo國譽:03與09相比,就為主人公愛德提供了一次“真正的選擇”,這次選擇就發生在第22集。
愛德發現了第五研究所中存在的大量血紅之石,而且也知道這些血紅之石是由人做成的。只有愛德有能力將這些血紅之石煉成賢者之石,在塔卡和48號的勸導下,愛德選擇了精煉賢者之石,這就是第一個選擇——兩善取其一:是“恢復阿爾”還是“不殺人”,愛德的選擇表明了他“不殺人”<“恢復阿爾”的價值;其中,愛德聲明自己只打算使用賢者之石恢復阿爾的身體,并不包括恢復自己的手腳,從這點可以推知愛德在進行這個選擇時,“愛自己”這一價值并不在衡量的天平是。但在即將煉成的時刻,愛德突然發現活人是煉成的一個必要條件,在還沒有做出是否繼續的決定時,突然出現的拉斯特和恩威以阿爾的生命要挾愛德,并告訴他人體煉成除了人命外沒有別的代價。在新的巨大壓力下,愛德決定繼續精煉賢者之石,這就是第二個選擇——兩惡取其輕:是“失去阿爾”還是“殺人”,愛德認定自己能夠做出“失去阿爾”<“殺人”的價值判斷,開始重塑煉成陣、準備煉成。我們已經通過之前煉成阿爾知道愛德“阿爾的生命”>“自己的生命”這一不等式,通過之前這兩個選擇,愛德的性格真相已經通過一個完整的不等式揭開:“阿爾的生命”>“自己的道德要求”+“自己的生命”,即“阿爾的生命”>“自己的一切”。此時可以斷言,愛德會為了阿爾,不惜做任何事。但愛德的性格真相并未就此結束。接下來,在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刻,愛德最后仍然在煉成進行瞬間前停了下來,震驚地發現自己其實無法為了阿爾而殺人。愛德發現自己的價值判斷出現了連自己都沒有預料的變化:對弟弟無私的愛并不是自己深層性格的極限,無意識中的良知最終壓勝了自己的道德判斷和選擇。源于主人公本能中的停滯最終一下揭開了他性格真相的極限:對他人的善意,這個價值跨越了之前被推到極點的“愛阿爾”,此時我們真正把握住了他的內在本性。在故事的后期,愛德殺死了古利德,這件事從根本上撼動了愛德的內心,促進了他人物最后的轉變。
到這里就很明顯的看出,09中的愛德的人物塑造并不深入,這可以追溯到整部作品其他人物的定位:個性鮮明,辨識度高但沒有區別。對于正面角色,09套用“愛德模板”:以馬斯坦為例,他的部下曾說,他想要同伴野心一手抓非常天真,但之后馬斯坦也從未遇到過這兩善擇一的考驗;而新國王子麟在給出“愛蘭芳”>“自己”后,也迅速退出故事;而作為主角之一的阿爾,更是連“偽選擇”的機會都沒有過。對于反面角色,也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單純塑造正邪對立的形象。從設定上說,BOSS和主人公都因煉金術知識傲慢自大,意圖比肩神明、創造生命,相似的背景和行為,09卻用“對母親的純愛”將主人公的行為合理化,用“不相信自己”的雞湯斥責瓶中小人,借助善惡判斷消滅兩人之間的相似性,使他們各自站到了善惡的對立面。愛德的人體煉成只是一次類似氫氣不驗純的實驗事故,他也能因此不帶絲毫罪惡感,踏上越來越上揚的求索之路,并在最后成為擊敗魔王的熱血英雄。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國譽kokuyo國譽:03:愛德的變化
03在劇本安排上,嚴格按照人物-結構的對應關系進行發展,愛德的人物弧光可以完整按照劇情線勾勒。它的故事過程大致分為四幕,序幕:1—12集,開端:13—25集,發展:26—37,高潮+結局:38-51。類似09,愛德在尋找賢者之石的過程中逐漸接觸并了解了人造人和國內戰爭的真相,但相對于09中愛德從頭到尾的靜如止水的內心,03中愛德的內心開始伴隨著這兩條線索的深入開始波動,并最終產生不可逆的變化。
愛德的自知欲望是恢復阿爾的身體,而不自知欲望則是聽從命運的指導?;謴桶柕纳眢w就是人體煉成這條線,而成長則主要是國內戰爭和與人體煉成密切相關的人造人這兩條線。
1.序幕
序幕主要由阿爾的回憶構成,描述了愛德和阿爾在踏上求索之路時最初遇到的人和事。除了介紹其他主要人物,設下劇情伏筆等基本作用外,還講述了愛德的激勵事件及鋪陳“個性”。愛德做出的第一個事下定決心成為國家煉金術師以尋找賢者之石,使用它進行人體煉成恢復阿爾的身體。,此時他已經背負了風險:不提走狗的惡名,傳言接近賢者之石的人會遭到不幸,而再次使用人體煉成可能會付出比失去身體更大的代價。愛德如果不這么做,后果會是什么?和阿爾繼續在故鄉平靜地生活。阿爾的身體并不像在09中有死亡的危險,促使愛德甘愿打破生活平衡、背負這樣的風險的原因就是單純地想恢復出生時的身體,他的行為驅動力足夠原始劇烈。與之后的設計不同,序幕采用單元劇形式的故事鋪陳出主人公的“個性”特征。03中愛德基本的“個性”與09無異:暴躁沖動,勇敢機智,愛護弟弟。但仍也有存在幾處不同:在進行人體煉成后,愛德說“錯的是我們”,這不是指09中的實驗事故的技術錯誤,而是藐視倫理的傲慢的罪;在快被殺時頭腦一片空白,愛德含淚接受自己的無力:“我們能把身體恢復原樣,就已經太難了。”這兩點是基本設計中區別于09最大的地方,為之后愛德成長做了鋪墊。
2.開端
開端是愛德介入人造人和國家戰爭的開始。愛德在羅伊的介紹下,認識了從戰場上逃走的馬可。在過程中,兩人遭到了斯卡的襲擊。一開始,愛德和09一樣,斥責斯卡的復仇根本沒有正當性。馬可告訴愛德伊修瓦爾不是被打敗、而是被屠殺的,并說了羅伊在伊修瓦爾殺害洛克貝爾醫生的故事后,愛德雖然沒有直接認可斯卡的行為,但覺得軍人們應該為戰爭負責;在偶遇一個伊修瓦爾老兵后,愛德又承認戰爭逼迫軍人放棄了人性,到底孰是孰非再次讓愛德陷入了困惑。通過馬可留下的資料,愛德發現了賢者之石的材料是活人后,來到第五研究所調查真相,卻發現是第五研究所長年進行煉金術用于軍事的研究,而人造人在暗中驅使自己制造賢者之石,目的則是用賢者之石變成人類。在調查過程中,愛德的真實本性在他的行動中得到揭示:弟弟的生命受到威脅,而一向將阿爾放在第一位的愛德選擇了放棄拯救阿爾,這種選擇暴露了愛德內心善的力量的強大。煉金術的軍事研究、與母親相似的大總統秘書、對修斯等人安全的擔憂,讓愛德決定遠離中央。他從斯卡處得知,伊修瓦爾也有制造賢者之石的技術,便決定前往伊修瓦爾。
3.發展
前往伊修瓦爾途中,愛德與阿爾被他們的老師捉住,在過去修行的島上偶遇了一個可以不用煉
成陣進行煉成的小孩子。之后他得知,這個孩子拉斯是老師之前進行人體煉成的產物,而他身上的手腳正是他在門里從愛德那里拿走的,愛德據此推斷阿爾的身體也不是消失了,而是進入了門里。知道了人體煉成的產物是人造人,又目睹老師甘愿被拉斯殺死贖罪,愛德第一次正視人體煉成犯下的罪是遠沒有斷手斷腳這么簡單的,但他仍不敢過去的錯誤,在又一次見到大總統秘書時選擇了回避。古利德讓愛德殺死了他,并在臨死前把人造人的弱點告訴了愛德,請他打敗所有的人造人,發現自己真的帶著殺意殺了一個人后,愛德痛不欲生。但打敗人造人就以為著要與大總統秘書正面交鋒,愛德仍然選擇逃避,帶著僅存的希望來到了伊修瓦爾營地,知道的卻只是和以前一樣的答案,知道了這個結果,愛德已經基本放棄了賢者之石。除此之外,他還從老人口中知道了斯卡打算完成賢者之石的計劃。這時,愛德的不自知欲望抬頭,第一次和自知欲望產生了沖突:是繼續尋找別的方法,還是去阻止斯卡。賢者之石是絕望中唯一的希望,除了它根本無法想象其它方法,而去尋找斯卡則很危險。愛德在路上遇到了很多處在絕境中尋求賢者之石的人(第11、12集、第22集、第36集),他意識到賢者之石的詛咒就存在在人的心中,僅僅自己放棄賢者之石還不夠,必須阻止其他人制造。對愛德來說,此時的目標從對賢者之石的渴求轉別為阻止他人制造賢者之石的義務。
4.高潮+結局
在尋找斯卡的路上,馬蒂爾告訴愛德伊修瓦爾內戰是軍隊利用突然襲擊故意挑起的。重返軍隊的愛德得知斯卡所在的城市就是之前自己去過的里奧路,便主動潛入里奧路。被捉的愛德從斯卡和羅賽處聽說了軍隊的暴行,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自己打敗了假教主。就算如此,愛德仍想盡辦法阻止斯卡將軍隊制成賢者之石,盡管計劃順利進行,但亞伽為了戰功仍將軍隊派往里奧路,最后使得軍隊消失,而弟弟阿爾被煉成了賢者之石。在得知了軍隊的真相后,愛德決定脫離軍隊,并終于下定決心打敗人造人,同時,愛德也決定絕不使用賢者之石。愛德也在逃亡過程中明白了人造人是如何操控賢者之石傳說的:操縱戰爭,迫使絕望的人尋求唯一的希望賢者之石,并在完成后搶走賢者之石,留下接近賢者之石的詛咒傳言。愛德并沒有因此,像09一樣,將一切元兇歸結為人造人,他對羅伊說,人造人確實設計了國內數場戰爭,但這不是人類為自己解脫的借口,人的內心有戰爭的愿望,人造人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能操縱人心;而人造人本身就是人類自己制造的,他們成為人類的愿望其實就是人類創造生命愿望的反射。
此時,愛德面臨的是一個類似是非之擇的單純選項:恢復阿爾的身體,還是打敗人造人。但愛德并沒有選擇第一條,一個可以給他提供可以想象的最好結局的選項:使用賢者之石,不僅可以像塔克一樣重構并恢復阿爾的身體,還可以借此讓賢者之石消失,自己和阿爾就能免受人造人的威脅。但愛德卻選擇了放棄恢復身體,而是去打敗人造人:愛德不認為自己有否認他們追求的理由,人造人也并非沒有感情的工具,面對帶著自己母親面容與記憶的斯洛斯,愛德強迫自己用近乎物種分類的方式否認并殺死她。在完全失衡的天平上,愛德之所以選擇那最困難、最沒有回報的選項的推動力就源于在求索之路中發生的變化現在讓他發現了真正重要的東西。愛德在分別前對羅伊說,“一直都存在的,比自己的夢想和自己更重要的東西”,盡管愛德注定無法弄清到自己在整個世界的變化中到底曾經起過、將來會起什么作用,但他真真切切感覺到了在“全”這個看不見的巨大洪流中的自己作為“一”帶來的那么一點影響。這時他聽到了自己來自意識深處的呼喚,并選擇遵從它,他已知和未知的戰斗已經到了尾聲,愛德決定拋棄阿爾和自己的生命,完成自己的使命:打敗但丁,銷毀賢者之石的傳說。
故事的最后,愛德在與但丁的戰斗中被殺死,而阿爾為了救哥哥,是用賢者之石進行人體煉成。對愛德來說,既然他的使命已經完成,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阿爾。阿爾已經死了,但他的肉體、靈魂和精神現在都在門里,給了愛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可以不用犧牲他人拯救阿爾的方式。失去一切的愛德回到了故事的開頭:用自己的生命交換阿爾。這是留給沒有退路的他唯一的選擇,愛德也這么做了。雖然愛德活了下來,但他生活在了另一個世界,一直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成功,飄蕩在不安和疏離感中;而阿爾失去了三年旅行的記憶,旅行是由愛德開始的,離開的愛德也帶走了這些記憶。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國譽kokuyo國譽:小結
09的愛德是一個典型的靜止角色,他的內在價值沒有任何變化,而其他角色基本與他情況一致,他們從未遇到過真正的考驗(兩善取其一或兩惡求其輕),這種缺失造成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人物智商一直在線,只需要做著自己篤定是正確的事,就夠了。而在03中,大量的出現的1or1的選擇讓人物看起來永遠在迷茫,永遠在痛苦,也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對角色的塑造也映射到了作品的核心價值觀等價交換上。09中,努力就有回報,我的代價換來我預設的結果;03中,等價交換最終匯入了“一即是全,全即是一”的宗教觀中,人所做的一切都會反應在整個世界中,世界用不可知的方式最終反饋給人,好比大海中的一滴水、織布中的一根絲,人的能力無法判斷代價與結果孰輕孰重,但——
All chance, direction which thou canst not see;
All discord, harmony, not understood;
All partial evil, universal good.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吼吼吼吼全給當:漏洞太多,09版建議打回重看。
把裝機械鎧說得無痛連接一樣。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丶Eleuseus:一定要被逼著做出選擇才能獲得成長?您喜歡黑化和絕望的套路的話,正版鋼煉真不適合你
還有題主所謂的靜止,應該說是不忘初心才對,沒有發生三觀的崩壞。
而且其他角色是有發生質變的,怎么就變成不變了?
大佐經歷了伊修巴爾戰爭從當兵保衛國民變成要當總統來改變國家,理智戰勝對恩維的復仇心,才能當好一個總統。
馬爾科醫生初期是個逃兵,中期一心想死,后期怎樣?后期帥爆了好嗎。
斯卡剛出來時是個復仇鬼,遇到溫莉終于認識到仇恨只能帶來仇恨,遇到邁爾斯后轉變為要改變民族的偏見。
叫羅珊的邪教女,從依靠不存在的神變成面對現實努力活下去,03版改的握泥碼。。。
說回矮德和愛瘋4。
在賢者之石的使用上,反倒是題主認為無變化的09里兩兄弟都用了賢者之石,也是他們選擇的結果。
矮德想從真理夾縫中出來就要開門,開門就要用石頭,不用就得死在那,所以他用了,為了自己,為了麟,為了弟弟。
愛瘋4和金伯利打也用了石頭,為了全國人民。
他們在必須2選1時選擇了背負起使用賢者之石,即人命的罪惡。當然如果說當時他們有拿自己的命去換這個選項的話,應該也會選擇拿命去換。
至于選擇本身,就像金伯利說的:想要得到什么就要舍棄什么。愛瘋4的回答是:為什么要二選一,兩者并不矛盾時,就要找尋能夠二者兼得的選項,是人類的進步。而兄弟掛在嘴上的煉金術原則等價交換,也在最后被推翻,變成新的法則:得到10就還回去11。
相比之下到底哪個版本的主角才是毫無進步?
而且矮德也不是超級英雄,一直說自己是渺小的人類。說他是超級英雄我都懷疑你到底看了沒有,我給你查一下反派擊破記錄。
干翻七宗罪里最牛b的大總統的是老爺子和巴卡尼亞犧牲性命廢眼睛,谷粒麟、斯卡車輪戰的結果。
干翻總統兒子的,是矮德嗎?是獅子叔、愛瘋4小隊、大佐拒絕開門導致他強制開門消耗巨大,矮德就上去最后補個刀。
拉斯特和恩維是大佐燒死和打敗的,小胖子是麟和蘭芳干殘的,斯洛斯是女王姐弟和師傅干死的。
金伯利是愛瘋4小隊打敗的。
最后決戰,也是靠斯卡的anijia和笨·霍恩海姆的煉金陣驅散boss的buff,然后所有人一起打團全力輸出才破的防,是矮德一個人單刷boss的嗎?他一路打醬油還差不多。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國譽kokuyo國譽:@丶Eleuseus
謝謝回復。但我認為層主對我的觀點產生了一些誤解。
首先,“靜止”的意思只是人物的價值觀沒有發生變化,是一個中性詞,“靜止”并不意味著角色有問題,比如《星際牛仔》中的斯派克也是一個靜止角色。
其次,變化是人的價值觀本身產生巨變,大佐的價值觀始終是“愛國”、“愛同伴”,并沒有發生變化。至于馬可和斯卡,他們并不屬于我提到的正面和反面兩個類型,而是“歸正”派的,因為與本文內容不符,我并沒有寫。
第三,關于愛德使用賢者之石的問題,我認為我寫的已經非常清楚了:愛德是不覺得自己在使用人命的情況下用的;而阿爾使用賢者之石這件事,這又牽涉到關于賢者之石的另一個設計上的問題:賢者之石的靈魂在使用后可以獲得解脫(見愛德、霍恩海姆),那么使用=救人,有了這個設定卻還延續主角不愿使用賢者之石是有點奇怪的。
第四,選擇的問題。層主口中的“選擇”是一個實詞,而這里的“選擇”是一個人物塑造上的概念,不能混用。我在文中寫了,真正的選擇是兩善取其一或兩惡求其輕,如果能夠兼得自然兼得,但這個選擇本身便失去了作為人物塑造的“選擇”的意義。
最后,愛德作為英雄這件事我認為無可厚非,除非層主認為我說的英雄就是一個人拯救世界的意思。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yuukangda:我是完全認可題主說的內容,當初看03會有一種確實受教的感受,09看完也就看完的感覺
03和09我覺得比較大的區別是
前者是一個殘酷而美麗的世界
后者是一個光與暗的對立
前者是主角用血淚走出來的路,最掙扎痛苦的就是豆芽,他絕大多數時候只有一個人
后者是npc們用自己的善良為主角鋪路,他有可以依賴的同伴,可以不需要把自己的心剖開就能找到前進的方向,里面存在心境成長的主要就是npc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yuukangda:補一下
就深度而言03遠大于09
但主角以外的人物塑造09不如03
說實話03的主角其實是整個世界,豆芽是展現這個世界的媒介,因此所有描繪重點主要是他
03講的是一個世界觀,一個世界
09的主角是豆芽+那一串npc,要講述的是名為愛德的人和他的同伴的成長與探險,并非要展現一個世界
所以主角會相對靜止
因為主角為人的故事主要就是為了展現這個主角某一方面的特質(比如善良),如果特質被顛覆就很不利于劇情
我個人的感受就是這樣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巴巴落沙拉斐爾:03哪都好,就是阿爾莫名其妙的圣母。刨去這點就好了。原作的阿爾心理比愛德還要堅強,在大是大非面前比他哥更加果斷,03的阿爾就。。。。。。。。用一個現代的編劇一言以蔽之,這簡直就是小太刀!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wakerextreme:這哥們好熟悉啊
你就是給鋼煉在長評打兩星的哥們? 發布于 2023-08-01 17:40:07
更多《鋼之煉金術師》【漫評】從主人公塑造淺析03和09的差異本質相關問題
問題:最近在在補鋼之煉金術師,有兩個版本03版與FA,兩個版本差別
回答:這天狼完美技能18e 詳情 >
問題:《鋼之煉金術師》最后一集看的好溫暖,笑著吧把眼淚流下來了
回答:會的跳樓死了……然后學校里全是白色的蠟燭恐怖的一批 詳情 >
問題:《鋼之煉金術師》看了第7級我傻了··有砸電腦的沖動···
回答:基本就是他拍了之后 詳情 >
問題:《鋼之煉金術師》剛剛補完了鋼煉系列的所有作品,看完真的是意猶未盡啊。本來打算
回答:自己給的那個充其量叫做地精戒指,不算婚戒羅密歐和朱麗葉的婚戒是帕里斯和議員妹子給選的 詳情 >
問題:《鋼之煉金術師》昨晚看了鋼煉第一季的第7集,哭了怎怎一晚上...
回答:不對戰1萬次都不叫入門 詳情 >